logo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信用信息修复≠“征信修复

时间:2023年03月18日 点击:

信用信息修复≠“征信修复”

2023年1月1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管理办法(试行)》2023年5月1日起施行以下简称《办法以来社会上掀起了“信用信息修复”“征信修复”的热潮,称“只要5月1日后,失信人把欠款还上,征信就可以恢复正常,办理贷款也不会受限了”。熟不知,此“信用信息”并非“征信信息”,“信用信息修复”也不等于“征信修复”!不法分子利用社会公众不了解政策,故意混淆概念,并从中非法利益。那如何谨防上当受骗呢?牢记以下几点:

信用信息不等于征信信息

《办法》中所称“失信信息”,是指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基础目录和地方公共信用信息补充目录中所列的对信用主体信用状况具有负面影响的信息,包括严重失信主体名单信息、行政处罚信息和其他失信信息。

而社会公众所熟知的个人征信信息、征信报告,是个人信用历史的客观记录,主要记录个人借债还钱、合同履行、遵纪守法等信息,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是负责建设、运行和维护征信系统的专业化征信机构,而《办法》中并未提及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故信用信息修复并不等于“征信修复”。

不存在“征信修复”概念

“征信修复”只是一个幌子。目前在我国法律法规和官方文件中并没有“征信修复”的概念。社会上关于征信可以修复的说法、文章都是虚假宣传。它实际上是不法分子利用社会公众想消除、修复不良信用记录的心理,向公众保证一定能为其修复不良信息,在诱骗公众支付高额的手续费、服务费用后,消失的无影无踪。此行为不但不能消除征信报告上准确无误的不良信用记录,而且会让消费者冒着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个人逾期信息5年后会自动删除

如果个人有了逾期征信记录,应该如何处理?——还清欠款是为上策

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也就是说,如果发生逾期,只要还清欠款自还清欠款当月开始计算,满5年自动删除逾期信息但是如果欠款一直未还,在个人征信报告中就会显示逾期欠款未还。

若个人出现贷款或信用卡逾期,应尽快结清逾期本息,对短期、小额的已结清历史信息,部分金融机构在授信过程中不会“一票否决”,具体情况可在申请前向相关机构进行了解确认。

如果个人发现征信报告上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应该如何处理?——依法合规理性维权

个人对征信报告内容存在异议的,可以直接向金融机构或者所在地人民银行提出征信异议,金融机构或者人民银行将自收到异议之日起20日内予以答复。也就是说,如果公众发现自己的征信信息确实有错误,应该向金融机构或者人民银行提出征信异议,而不是选择网上声称能征信修复不法分子

 

江铃财务公司在此提醒您:谨防“征信修复”陷阱,养成良好的信用意识,关注关爱自身信用记录,通过正规渠道依法理性维权,切勿轻信“征信修复”的骗局。

 


分享到: 微信 更多